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解析—马斯克究竟要如何移民火星—完结篇

2016-01-27 Tim Urban 航天爱好者


如今看来,移民火星是一件近乎科幻的事情,但SpaceX创始人马斯克似乎并不这么想。本文是Tim Urban的专栏Wait But Why中有关马斯克系列文章中的一篇,通过作者对马斯克本人的采访和深入探讨。详细介绍了马斯克致力于火星移民的详细原因以及方式和未来图景,由于马斯克本人的参与,本文是你在公众媒体上能够读到的最详尽科普文之一,关注航天的你不容错过。文章概况: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梗概和背景,第二部分探讨了移民火星的理由,而第三部分则深入探讨了移民火星的方法。

今天讲的是最后一部分:如何移民火星并且把这个贫瘠的红色星球变得和地球一样适合生存。



(主页菌,喜欢就请分享给你的朋友,今天另有读编调查,下面是今天的开胃视频,火星地球化,祖布林博士会告诉你这一切是完全可能的)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01671aj0y&width=500&height=375&auto=0


第3阶段:移民火星

主角:火星移民运输飞船

目标:将100万人送上火星

今天,已经没人谈论火星,很少有人会想火星会和不久的将来会产生什么联系。除非我错过了什么重大情况,或有什么不可预计的事发生,否则在今后10-20年里,人们必将开始前往火星。你在有生之年或许就有机会去火星。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来了。

这是比较难理解的话题之一,因为只要你一想起这事,你心里就会排斥。通过了解SpaceX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你的态度会发生180度大转弯,再也不会认为人类移民到火星是彻头彻尾的无厘头,而会认为这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实现它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这和你真的相信这事能发生是不同的。即使你在读本文时同意文章的观点,但如果要你立马拿出1000美元来打赌,赌人类在20年内能不能上火星,你极可能赌"不能",因为在你的内心深处,你压根就不是真正接受本文的观点。公平地说,你是个经验主义者,经验告诉你,上火星不是人类能做到的事。

但我完全相信,在今后几十年里,你会吃一惊,原因很多;而且,如果你打算接受这种可能性,那你就好好消化一下"第3阶段:移民火星"里阐述的事实吧,这个更实际,也更现实,真的

本文以下内容是马斯克和其他业内人士的猜测。以下是这些人对事情发展的预测:

在人类正式登上火星前,会有个初步阶段,即把无人航天器发射到火星。马斯克告诉我,第一步是"发送无人驾驶宇宙飞船到火星,以便成功发射飞船到火星后还能够返回地球",这一步预定在2020年前实施。(主页菌:NASA有一个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接下来将执行小规模无人货运任务,把设备、居所和供应物资运到火星,以便首批抵达火星的人能够生存下去,而不会死掉——他们需要水、需要住处、需要工具在火星上把化合物转化为氧气,还需要肥料种植庄稼等。

然后就要上演重头戏了。可能在十年内,有人要把首批人类送往火星了,担当这项任务的可能是SpaceX。50岁以下的那些人,抱怨自己没赶上好时候,为没能亲眼目睹1969年人类登上月球的盛况而耿耿于怀,现在,你终于有机会登上火星了。在地球的某个角落,可能就有个火星版的尼尔·阿姆斯特朗(登月第一人,说出我的一小步人类一大步那句名言的人,主页菌注)。没人知道会是谁,连他们可能自己都未曾想象过,但他们的名字很快就会耳熟能详。

这将是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啊

这不仅是人类首次踏上另一个星球,也是有史以来,人类到过的最远的地方。

国际空间站(ISS)离地表大约250英里(402公里)。而月球离地球的距离比国际空间站要远1000倍(239000英里或384000公里)。火星的情况更复杂。把地球和火星想象成两个沿着跑道在跑的人。火星在最外侧,地球在最里侧,火星跑一圈的路程约相当于地球的两倍。这两个星球通常在"跑道"完全不同的两个地方,相互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但是,每隔26个月,地球和火星会在轨道上擦肩而过——这就是你往返地球和火星之间的最佳时机。

地球与火星擦肩而过时,根据他们在各自轨道上的位置,相互之间的距离能够近到只有3400万英里(5500万公里)。其他时候,他们相遇时,相互之间的距离约为6000万英里(1亿公里)。

即使在最佳情况下,火星仍然是那么遥不可及。为了做对比,我们回到地球直径为一米的假设上。如果地球的直径为一米,那么国际空间站就在离地表1英寸(2.5厘米)的地方。月球则离地球有100英尺(30米)。而火星离地球的距离根据年份不同,则为2.5英里到5英里(4公里到8公里)不等。登陆火星和登陆月球完全不一样。如果把从地球去月球比做横渡英吉利海峡最狭窄的地方,那么从地球去火星就相当于横渡整个大西洋了(而去国际空间站就好比从海滩往海里走出117英尺(35米))。

我们还可以通过了解光年是什么去理解它们之间的距离:

然后,我们就会知道,火星离地球最近时,距离大概为光传播三分钟的行程。

下一次地球、火星肩并肩将是2016年——时间太早,我们什么也做不了。但是,当它们于2018年夏天再次相遇时,如果带有SpaceX标识的运输工具登陆火星,不要觉得意外。马斯克已经抛出一个大致的预测,2025年到2027年间,将会有火星版的尼尔·阿姆斯特朗在火星上迈出那著名的一小步。

但就像尼尔·阿姆斯特朗那著名的"一小步",这将会是人类的一个伟大成就——而不是"一大步"。一大步还在后头。



因此,等到火星旅行票价大跳水、首批载人火星任务打开火星的大门之后,我们就可以准备移民火星了。但问题就来了,"谁愿意付几十万美元参加一个可能很危险、耗时三个月的旅行,去一个更寒冷的南极,没有可供呼吸的空气,也不能沐浴在阳光之中??"

有件事我们没有说到,就是黄色圆圈里的问题:

我们已经努力把票价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我们似乎忘了问,马斯克从一开始为什么就认为真有人想去火星呢。

马斯克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且就右边圆圈里的问题思考了很多。在上文的邮件中,他提到"坐游轮总比坐公交有意思,所以我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次航班可能不止100名乘客,会增加到几百名"——这就是马斯克对右边那个圆圈的思考。他还谈到为火星居民返回地球提供免费回程票的重要性,这就是他对右边那个圆圈的思考。当SpaceX描绘出这样这样这样的景象时,这也是他们对右边那个圆圈的思考。

让我们把这个"百万地球人移民火星"的任务简化一下:世界上很快就有80亿人口了。在21世纪期间内,就算前后总共有200亿人生活在地球上。在此期间,要让一百万人移民火星,只需要每两万人中有一人属于维恩图(上面的圆饼重合图,又叫韦恩图、文氏图,主页菌注)中间的重合部分。假设想去火星的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分布比较均匀,那么就可以得出下面这个简单的公式(想去火星和能去火星的人相乘,主页菌注)

移民火星成为一种选择后,火星旅行的价格并不会降到每人50万美元,想到要卖掉所有东西并发射到另一个星球,几乎每个人都会感到害怕,因此这两部分的人数会非常少。

不过,这没关系——我们不需要100万人都在绿圈里才开始移民。因为美国就是这样演变来的。在1605年,有维恩图中绿色想法——"移民新大陆"的人也是非常少的。但还是有人非常乐意跑到詹姆斯镇和普利茅斯去定居,所以我们可以断定第一批上火星的人也抱有类似的想法。

没人确切知晓把人运输到火星的方式,但可能会是这样:火星移民运输飞船将包括两大部分:巨大强劲的第一级,和第二级,也就是宇宙飞船。第一级将会把宇宙飞船发射到轨道,然后返回地球(助推式着陆),重新添加燃料、略做维护,再用来推动另一架宇宙飞船上天。地球与火星在轨道上相互接近的前几个星期里,将不断发射宇宙飞船。届时,SpaceX将发射某种空中加油机,为轨道上的宇宙飞船补充燃料(该空中加油机还将作为第二级火箭,因此,它会消耗不少燃料,以便进入轨道)。

地球与火星相互接近时,将会有一批火星移民运输飞船——马斯克称为之"移民舰队"——绕地飞行,加满燃料,做好出发准备。时机恰当的时候,舰队便会直奔火星。

三到六个月后,宇宙飞船将会抵达火星,穿越火星大气层,并完成助推式着陆。人们走出宇宙飞船,之前先到火星的人或许还会给他们这些后来者举办个有趣的欢迎会,然后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从宇宙飞船里搬下所有的物资。

大约两年后,火星与地球再次接近时,也就是地球上的人正准备发射下批移民舰队的同时,两年前飞向火星的宇宙飞船也将返回地球,并带回已经受够火星生活的人。

三到六个月后,宇宙飞船会返回到地球上,助推式着陆,然后进行维修,以便两年多以后能再次去火星。

如此循环往复。

与早期定居者一样,火星上的最早定居者会面临重重困难——他们必须为自己建造一个居所,最终还要在第一个火星城市里工作。为此,马斯克猜测,每发射一架宇宙飞船载人去火星,同时还得发射十架载有货物和日用品的宇宙飞船。

他们将需要以下基本物资:

  • 能源。不排除核能源的可能性,但马斯克认为将以太阳能为主。早期阶段,太阳能电池板要从地球带过去。对此,马斯克有个想法,就是把太阳能电池板做成折叠、充气式,以便可以卷起来(就像那些烦人的派对喇叭一样)。

  • 氧气。火星上需要一座生产氧气的工厂。火星上的制氧原料很充足,例如大气中的CO2 和地表的H2O,所以在火星上制氧也不是那么难。

  • 。火星两极有大量的冰,而且其他纬度也可能有冰,再加上地下的冰,因此我认为这将是件棘手的事,不过火星上的居民可以铺设管道系统,把液态水引入居住区。

  • 食物。火星上需要有农民和植物学家,还需要肥料和密封温室。(主页菌注:马特达蒙,别跑,说的就是你,火星种土豆那货)

  • 室内。在火星上,你不能不穿太空服就出去,否则你的血液会因气压不足而沸腾,极低的气温会冻死你,而且因为没有太多的大气或磁场,太阳辐射分外强烈,它会像连环杀手一样扒了你的皮。在地球上,我喜欢宅在家里,而在火星上,只有呆在家里才能活下去。至少在开始的几十年里,火星城市只能在巨蛋之内。早期定居者在建造巨蛋建筑群时,将会建好小型的居所。此外还需要其他室内空间用于储藏、建造建筑物、办学校和医院等等。

  • 火箭燃料。有了燃料,宇宙飞船才能返回地球。火星移民运输飞船将使用甲烷作为燃料(理由很多,我真的不想解释,而你也不会真的想听)。甲烷就是CH4,火星上的CO2和H2O里也有CH4,用甲烷做燃料完全行得通。火星上的居民还需要生产燃料,供火星上的地面交通工具使用,如火星车等等。

  • 互联网。这将由卫星提供(可能是SpaceX 的西雅图新厂制造的卫星),网速会相当快。

  • 其他必要设备。用于通讯、医疗、建设等用途。

这只是保证基本生存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物资清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人移民到火星,城市会不断发展,定居者也能够开始建造一些让生活更加体面的东西:餐饮、酒吧、电影院、体育设施等等。

到那个时候,情况就会开始变化。

最艰苦的时期将会过去,会有更多的人会想移民火星。

首批返回地球的飞船会带人回去,而这将告诉地球上的每个人,去火星并不是一去不返的单程票——然后会有更多的人想去火星。

首批返回地球的人会因他们的勇气而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而火星上的人会把他们的经历写成畅销书,其他人则会把早期的移民生活拍成电视节目,并会成为地球上家喻户晓的人物——然后会有更多的人想去火星。

地球上的人会看到有关奥林帕斯山和水手峡谷周边火星远足的精美照片,山脉是如此之高,峡谷是如此之深,远远超过地球上的山脉和峡谷——然后会有更多的人想去火星。

地球上的人会听说从20英尺高的悬崖上跳下去还能毫发无损,还会看到有关新式极限运动的YouTube病毒视频,这些动作只有在火星重力仅相当地球重力38%的条件下才能做到——然后会有更多的人想去火星。

如果你在想这是不是假期短途旅行,马斯克解释道:"这可不是什么假期短途旅行。为了这次旅行,你必须省下所有的钱,变卖所有的家当,就像最初抵达美洲殖民地的人们一样。"但他也指出了发现新大陆的兴奋和新奇——好几个世纪来,地球上就没有过这种感觉:"对于那些想尝试新事物的人来说,火星上有大量激动人心的机会——从第一家披萨店到第一家铁矿冶炼厂,再到各种各样的第一次。对于那些想参与创造新文明的人来说,这将是真正让人兴奋的事情。"

与此同时,随着地球上想去火星的人不断增多,维恩图右边的圆圈不断增大,SpaceX将继续创新,每26个月的周期后,去火星的票价会比上次更低——然后左边的圆圈也会增大。

当SpaceX开始证明送人上火星是项切实可行的商机时,其他企业就会参与竞争。马斯克认为,除了SpaceX之外,全世界目前没有哪家企业能在这个问题上真正取得重大进展(他一点也不看好火星一号),但是,如果其他私人公司或者像欧洲航天局或中国航天局(主页菌:Chinese Space Agencies,原文如此)这样的大型航天机构出于自身利益加入进来,他认为这会有助于火星事业的发展。

也就是说,一旦人类首次登陆火星,此后地球与火星每次出现同步时,选择移民火星的人数都将随之增加,甚至有可能呈几何指数级增长。马斯克认为,到2040年,火星上就应该有繁荣的城市了。

在那之后的某天,将来的某个时候,新的移民舰队会抵达火星;届时,火星上的人口总数将首次突破1百万大关。

那时我们就已经达成B项目标了。

___________

马斯克可能看不到我们达成B项目标的那天。他认为,舰队移民至少要40-50年后才有可能发生,也就是说,从21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算,应该是2070年左右,到时马斯克都99岁了。但他仍然有机会在高科技的火星城市待上一段时间。他说,他希望晚年时去趟火星,再回地球,然后返回火星开始退休生活,但有一个条件:"如果我确信SpaceX没有我也能很好地运行下去,还会沿续之前的道路走下去,我就会离开"。

不仅要达成具体的火星人口目标,马斯克还希望在他临终之前知道我们正朝着他所描述的另外一个目标迈近,那就是"达到一个临界值,这样一来,即便切断地球供给,火星殖民地也可以正常运转下去。"。他说:"这非常重要,宇宙中可能已经有众多文明因为困在一个星球上而灭绝,只有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才能避免沦为其中之一。"他粗略估计,这个临界值是100万人,但谁也无法确定。

要是有一天,我们达成了这个目标,那时才是尼尔·阿姆斯特朗说的"人类的一大步"。人类的未来会更加安全,才更有可能在遥远的未来生存下去。这就像为硬盘做了备份。在某个地方,Quignee会厌恶地扔掉他的尿布。

是时候让巴尼·弗兰克意识这点了。等你明白SpaceX为什么要把人送上火星时,你会不会觉得像弗兰克(他说把人送上火星纯粹是浪费钱的行为)这样的政客有点短视呢?

当我听到政府说,"现在就别操心去火星的事了,我们在地球上都还有这么多问题没解决掉呢",听起来就像有人说,"要是我没这么多账单在等我付钱的话,我就会考虑我的健康问题了"。地球上有些重要的事情要解决,要是我们总被地球上紧急的事情绊住我们,而不能去解决重要的大局问题,我们就会遭遇非常严重的生存危机。

马斯克想让我们移民火星主要有两大原因,"备份硬盘"只是其中之一。下面让埃隆自己告诉大家另外一个原因是什么。这是我和马斯克在SpaceX的餐厅首次谈话的视频(请点击这里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大多数时间是在讨论第一个问题,移民火星的长期理由——马斯克称之为"防御理由"——而且,为了了解此事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放大来看。但在他谈到移民火星的另一个理由时——因为他相信这将会是"历史上最大的冒险"——马斯克却又缩小来看问题。第二个理由并不关乎遥远的未来和物种的命运,而是关乎现在活着的人,关乎我们共同投身于这场冒险的方式——即使我们自己对去火星并不感兴趣,也关乎这将如何改变我们对世界和生活的看法。

为了强调这个观点,马斯克还谈到了阿波罗计划:"生活不仅只是解决问题。它还需要一些能够激励你的事情——让你感到身为人类的一员是多么的自豪。阿波罗计划就是这样的例子。虽然只有寥寥几人到过月球——但是,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去过月球。我们间接地去过。我们分享了那次冒险的经历。我觉得,没人会说那是个坏主意,也没人会说那没什么了不起。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经历——至少我们需要'一些'这样的经历。"

太空一直令所有人向往——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有许多孩子长大想当宇航员的原因。但我生长于上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那时候世界的注意力已经回到地球了,太空只不过是个小插曲——我认识的人没一个真正想当宇航员。正如阿什利·万斯在他的书中写道,"太空看似深不可测,但太空行业其余的部分已经让太空这个话题变得十分无趣。"

一直以来,我非常羡慕那些生活在上世纪60年代的人,他们有幸亲眼目睹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我构思《人类与太空的故事》的时候,上世纪60年代总像是一段沉寂岁月中侥幸存在的精彩十年。

但是现在,我认为登月只不过是山雨欲来的前奏。如果没认识到这点,我们可能就会站在生物史上一个巨大飞跃的悬崖边上,而事后看登月,那只不过是地球上生活全新时代诞生前的第一次阵痛。而且,我们还有可能真的能亲眼目睹新时代的到来。

当然,这种说法比较乐观——这也是你想在有关SpaceX的文章中看到的,因为它和埃隆·马斯克有关。这个故事有可能以很多种平淡无趣的方式在现实中演绎出来。也许50万美元一个去火星的名额不太实际。也许马斯克的那个假设——如果他能提供一个去火星的方法,就会有很多人想去——是错误的。也许火星上的生活会变成专出精神病的人间炼狱,然后陷入无法无天的噩梦。没人敢保证。

故事就是这样——还没读到下一页时,你就不知道下一页会发生什么。

但是,我的本能告诉我,我们可能更接近"人类和太空的故事"的开篇,而非中间或结尾。现在我们似乎还在"第1章:囿于地球"的结尾部分——或许是最后一页。随着故事的发展,人类活动的舞台开始不再囿于地球,"人类和太空的故事"最终会与"人类的故事"融为一体。

就像公元前2500年美索不达米亚的农民无法预测我们今天会如何一样,我们也无法预测下几个章节会发生什么,但SpaceX——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公司——正肩负着谱写第2章前几页的重任,并朝着充满希望的方向书写着故事(假定你认同长久存在的人类物种是个充满希望的概念)。文章的最后,让门我们畅想一下他们成功后会发生什么吧。

SpaceX的未来

让我们从下面这个问题出发,开始思考SpaceX的未来,"要是我们有1百万人移民火星……接下来会怎样?"要是真的成功了,会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有海洋和森林覆盖的火星

鱼离不开水。它们一生都活在水里。鱼离开水后,就会痛苦挣扎几分钟,然后死去。

空气之于人,犹如水之于鱼。我们体内的每个细胞只能在和地球表面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工作——我们站在火星表面,就像鱼离开水,被扔到渔船的鱼桶里。

养宠物鱼的时候,你会买个鱼缸,在你的房间里给鱼创造一个小小的生存环境。我们开始移民火星后,我们也需要住在"人缸"里——可能像这样

我们的"人缸"会是地球表面条件的缩影,温度、气压、氧气含量和太阳辐射都调节到我们以及我们种植的农作物能够适应的水平。要不是你和红色天空之间有层玻璃天花板,还有你可以跳得超级高,你肯定会忘记自己并不在地球上。作为一项临时计划,"人缸"是行得通的。但火星上的生活并不是临时的——移民火星的设想是要让日益增加的人口在那个星球上繁衍生息数千年。这也是马斯克把火星称为"需要不断修缮的星球"的原因。

移民火星后,接下来的挑战会更加艰巨——我们要把火星变成我们的家园

对此,我们有个专门的术语:地球化。要让一个星球地球化,就意味着要把这个星球的条件改造成和地球差不多。而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科技,我们真的可以让整个一个星球实现地球化。具体要怎么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是值得考虑的,当然,我们现在有的只不过是几种潜在策略。但基本的流程差不多应该是这样:

1)融化火星南极数量巨大的冰。

火星上有充足的冰,足以创造一个36英尺(11米)深、覆盖整个火星的海洋。如果能融化这些冰,我们就能触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我们可以先融化部分冰,形成液态的海洋,在出现水蒸气的同时,还会释放冰中捕捉的二氧化碳。这些温室气体会让大气密度增加,捕捉到越来越多的太阳能,使地表升温。热量越多,融化的冰就会越多,释放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也就会越多,捕捉的阳光也会越多,火星地表就会进一步升温。整体温度只需升高7华氏度(4摄氏度)就足以触发这种失稳温室效应。

有很多方法可以引发这个失稳过程——在太空中放置镜子把更多阳光反射到火星、在火星两极引爆核弹,或者引导含氨的小行星撞击火星等等。

2)通过向空气中注入大量温室气体来加快这一过程。

人类可以在火星上建立工厂,把火星上的元素转化成温室气体,从而加快这个过程——基本工业化的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是可以的,但科学家们也有自己的办法,他们专门研制了一些气体,它们更能捕捉太阳能量——例如甲烷或氟利昂(CFC)。

3)种植植物

我们先从可以在南极洲生存的微生物开始,然后种植像苔藓之类的低等植物,最后种植大量的常绿林。

然后,生命和自然之轮自会开始转动。NASA的行星科学家克里斯·麦凯说:"你不需要建设火星,你只要让它变得暖和起来,然后撒点种子就行了。" 换句话说,如果你做好了上述第1步到第3步,这一切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上面的情况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发生之后,我们在火星上生活的问题就会开始得到解决。火星上也有气候变化,温度和气压都低,但可以生存——随着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这些条件都会变得越来越好。到时人们可以不穿太空服就在外面行走。但在长时间内,还是要戴面罩。这就涉及到地球化最艰巨的部分了——

4)让空气变得可呼吸。

由于我们双管齐下,一边建立光合作用工厂,一边种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火星上的氧气含量会越来越高。但速度会非常缓慢。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在一两个世纪内,我们对此无能为力。关于火星上的空气要多久才可供人自由呼吸,科学家们的预测分歧很大,最短预测要300年,最长要几千年。因此,除非出现科技突破,否则戴面罩出门的情况还会一代又一代地久久延续。

总有一天,也许是1000年后的某天,火星会被完全地球化。等到那一天到来时,你会看到这样一幅画面——

——而你根本意识不到你看到的画面究竟是哪个星球。地球和火星将成为需要三个月路程的两个普通地点——就像100年前的美洲和欧洲一样,那时还没有飞机带你穿梭两大洲。到时有人就可以选择在地球上生活,但去火星上大学。火星上的退休夫妇可去地球旅行。企业可以在两大星球设立总部。地球和火星上的人可以紧密联系、互发电子邮件和短信、观看另一个星球的电影或电视剧(但不会有电话或Skype通话——因为数据传输受到光速的限制,根据两个星球的位置,从一个星球发送到另一个星球的短信也要3到22分钟才能收到)。

一切皆有可能。在一篇有关这个话题的论文中,宇航专家克里斯托弗·麦凯和罗伯特·祖布林得出结论:"21世纪的科技就足以让火星条件发生急剧变化。"

火星之外

总有一天,这个视频可能成真:

当作家罗斯·安德森问马斯克以火星为基地去太阳系其他地方的前景如何时,马斯克表现得非常乐观:"如果我们能建立火星移民地,我们就基本可以移民整个太阳系,因为我们到时已经创造了强大的经济动力,能够提高太空旅行的技术。我们可以登上木星的卫星,至少能够登上最外圈的几个卫星,甚至还有可能登上土星的泰坦星(土卫六)和其他小行星。一旦我们有了强大的经济动力,以及地球-火星经济体系,我们就能征服整个太阳系。"

但是,他接着说,"关键在于我们要让火星殖民地运转起来。如果我们有机会派遣人员去其他星系,我们就必须专注于成为多星球文明。这是下一步。"

那么,移民火星不只是因为我们要向外发展并为地球做"硬盘备份"才显得重要,这也是因为移民火星能让我们了解如何移民新星球,并将其地球化。如果人类要长期生存下去,那么这可能是我们能够拥有的最重要的技能。

如果有充足的时间,我们就会向太阳系的其他许多星体进发,并把它们地球化,改造成我们能够称之为家园的星球。这就开启了一些不可思议的可能性。比如,头上顶着木星穿越森林:

或者有一天,在海难上观看地平线上的土星:

太阳系可能会成为一个广阔的人类世界。或许木星的卫星欧罗巴(木卫二)将成为太阳系的科技中心,而土星的卫星泰坦(土卫六)将成为娱乐行业的胜地。或许有些人愿意在一个天体上终其一生,而有些人可能会是狂热的旅行家,吹嘘他们到过12个星球。也许有一天,太阳系大议会将要求各个学校把"地球史"作为必修课,在各个星球长大的学生们有一天会嚷嚷着要去看看大家所指的"文明的摇篮",去看看那个星球上巨大的动物、著名的城市和古代遗迹。

向外探索

我们不会驻足于此、停滞不前。通过太阳系继续向外扩张会给我们赢得很多时间,让人类更加长久地存续,这漫长的时间足以让我们发明出新技术,总有一天,我们能够长途跋涉到其他恒星和像地球一般围绕它们旋转的行星,从而成为一个多星系文明。就像17世纪移民到新大陆的先驱,以及21世纪移民到火星的先驱一样,开始时,只有最大胆的人才敢选择踏上历时几十年的漫漫移民之路。与以往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带着家人去其他星系旅行也将成为司空见惯的事。

由于光速的限制,一个人或许可以收到身在另一个星系的老朋友发来的信息,但那其实是这位朋友十年前发出的;要是他们回复了信息,可能要再等20年才能再收到朋友的答复。距离会让人疏远,时间一长,不同恒星系的人类最终将不再是同一个物种。

小小地球上在过去几百万年里点亮的意识之光将洒遍银河系,甚至其他星系,演变成上千个不同的生命形态。世系中的大部分生命都不会很清楚自己究竟从何而来,但那些深知自己历史的人将会向你讲述大跃迁的故事,那是古代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巅峰时刻,就在那时,他们的祖先脱离母胎,变成了征服者。

(全文完)


主页菌:在连载完成后,有关下一步的更新内容,我列出了一个清单,放在了今天的另一个新闻中,如果你想尽快看到其中的内容,请参与下面的投票,或者有更好的题目和素材也可以回复给我,感谢您的支持!

我们的网站也正在建设中。。。请期待!


资料来源

撰写本文涉及100多个资料来源,有些来源以灰色小号字体在全文的脚注中标明。我并没有在此列出全部资料来源,有些也不是对所有人都有用,我只想较为宽泛地谈一谈我是如何为撰写此文收集资料的:

谈话。在撰写本文期间,我非常幸运能够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埃隆•马斯克。我利用这些机会问了他一些在我经过大量研究并尝试深挖其事业理念之后仍未得到解答的问题。我在近期的CASIS会议上,还和SpaceX的一些高级职员、NASA宇航员苏妮塔•威廉和卡伦•尼博格,以及NASA和CASIS的几位高级职员交谈过。

网站。My Chrome有几个月发疯了,在我调查过程中总是丢三落四。于是我开始以通常的方法查找资料——用谷歌搜索,并查阅了维基百科相关文章中列出的参考书目。但我发现自己总是流连于几个特别有用的网站——spacex.com、nasa.gov、space.com,还有这份非常方便的载人航天发射清单。我还在Reddit上找到一些好东西,例如space和spacex的子版块。我还以撰写本文为由,研究了一下我最喜欢的两个太空迷互联网作家/艺术家的网站:兰德尔•芒罗的xkcd(这个网站全是一些关于火箭、星和探测器的精彩漫画和帖子)和杰森•科特基的kottke.org(我用space tag过滤出一些跟太空有关的帖子)。

PDF。有用的搜索工具——谷歌"【你需要知道的事情】pdf"。网上有那么多经过审慎研究的学术论文。例如,通过谷歌搜索,你可以读到大量有关卫星行业的交易,还会看到一堆漫无边际、并不完整的文章,但你在搜索的内容后加上"pdf"的话,你可以迅速地找到这个,这篇文章最后成为我了解卫星行业的主要参考文件,还能找到这个,这篇文章告诉了我有关太空垃圾的一切知识。

书籍。就像其他此类文章一样,阿什利•万斯的《马斯克传》全是有用的花边新闻,我在这篇文章里就引用了一些。在撰写本文的同时,我还在洗澡和上下班的时候听《火星人》这本有声书,但它的内容在写这篇文章时根本用不上。不过这本书其实很不错,以有趣的方式讲述科技。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的话,你或许应该读读这本书。(主页菌注:可以考虑做一期专门推荐这些书籍)

观看马斯克采访。如果你想多了解马斯克一些,YouTube上有相当多的马斯克采访,很多都集中在这个页面。有些采访非常好:Sal Khan采访马斯克、他在麻省理工的采访和问答,还有这个采访,记者问了他很多非常隐私的个人问题,让他感觉压力很大。还有数不清的专题视频演示了SpaceX和其他公司制造的火箭和引擎是如何运行的,非常引人入胜。

文献。和SpaceX无关,但我推荐阅读几篇关于阿波罗和航天飞机计划的精彩文献:罗恩•霍华德的《月之阴影》和包含六个部分的优秀纪录片《当我们离开地球》(主页菌注:英文名when we left earth)


想了解更多的航天科谱新闻,请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航天爱好者”——做有深度有态度的航天自媒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